消化道健康
近期台灣與日本爆發諾羅病毒感染潮,台灣感染人數達近10年來高峰,日本因食用生食海鮮也引發群聚感染。諾羅病毒具高度傳染性,僅需約100個病毒顆粒即可感染,且透過食物、水源、物體表面或飛沫傳播最為常見。藥師建議,預防諾羅病毒感染應注意3大重點:第一,勤洗手並使用肥皂清潔,避免僅使用酒精乾洗手;第二,感染後避免食用高糖、高油、辛辣食物及乳製品,建議以清湯、白粥、香蕉等易消化食物為主;第三,補充電解質水與不含助瀉成分的益生菌,有助於腸道修復。諾羅病毒無特效藥,應以支持性療法緩解症狀。疾管署提醒,應妥善消毒環境、避免生熟食混放,確保食物中心溫度達70°C以上。感染後如出現一天內水瀉三次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,並於症狀消失48小時後再恢復正常活動。
隨著年齡增長,人體的營養需求不減反增,但攝取與吸收能力卻逐漸下降。許多長者因食慾不佳、牙口變差、腸胃功能退化,導致營養攝取不足,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。「老年人補充營養」不只是額外的選擇,而是維持健康的必要條件!
腸胃炎期間應重視水分與電解質補充,以維持身體平衡,避免脫水。若腹瀉嚴重,可選擇含益生菌的電解質補充品,如LGG菌,有助於縮短病程、抑制有害菌附著並修復腸道屏障。飲食方面,初期應以清淡為主,避免乳糖類製品,以免加重病情。當病情穩定後,可適量補充營養素以促進恢復,此外,平時應攝取足夠膳食纖維,維持腸道菌叢平衡,搭配適量運動與良好作息,長期養成健康腸道環境,以提升整體免疫力。
緩瀉劑是台灣人最常購買的指示用藥,一年藥費高達上億,許多人依賴緩瀉劑解決問題,但長期使用恐影響健康。常見緩瀉劑分為膨脹型、刺激型、滲透型及糞便軟化劑,使用前應諮詢專業藥師或醫師,避免濫用影響腸道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