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 家和

郭 家和

藥師新聞網總編輯,資深醫藥媒體人,台灣癌症復健預防協會理事/顧問。
近期台灣與日本爆發諾羅病毒感染潮,台灣感染人數達近10年來高峰,日本因食用生食海鮮也引發群聚感染。諾羅病毒具高度傳染性,僅需約100個病毒顆粒即可感染,且透過食物、水源、物體表面或飛沫傳播最為常見。藥師建議,預防諾羅病毒感染應注意3大重點:第一,勤洗手並使用肥皂清潔,避免僅使用酒精乾洗手;第二,感染後避免食用高糖、高油、辛辣食物及乳製品,建議以清湯、白粥、香蕉等易消化食物為主;第三,補充電解質水與不含助瀉成分的益生菌,有助於腸道修復。諾羅病毒無特效藥,應以支持性療法緩解症狀。疾管署提醒,應妥善消毒環境、避免生熟食混放,確保食物中心溫度達70°C以上。感染後如出現一天內水瀉三次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,並於症狀消失48小時後再恢復正常活動。
三月為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月,常見症狀為嚴重經痛,生育年齡女性中每十位可能有一位罹患。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僅造成疼痛,更可能影響周邊器官與不孕症相關。經前症候群常見,記錄月經週期與症狀有助於了解自身規律,不適時可調整生活或尋求專業協助。女性在青春期、生育年齡、更年期及停經後,面臨不同的婦科問題與生理變化,應留意身體訊號並定期檢查。 避孕藥與荷爾蒙補充是守護女性健康的重要工具,口服避孕藥有助於規律經期、緩解經痛等。更年期荷爾蒙補充療法能改善不適,但需經專業評估。AMH數值反映卵巢庫存量,影響生育規劃,建議及早考量生育計畫或凍卵。不同年齡階段應關注婦科健康,如有異常應及早就醫。
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因骨密度下降而導致骨骼脆弱、易骨折的疾病,尤其常見於65歲以上長者及更年期婦女。其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增長、女性停經後雌激素減少、家族病史、特定藥物使用(如類固醇)、鈣質攝取不足、吸菸、過量飲酒及缺乏運動等。骨骼每8至10年重建一次,隨年齡增長,新生骨質強度下降,增加跌倒及骨折風險。胃炎、乳糖不耐症、糖尿病等疾病也會影響鈣質吸收,進一步加重骨質流失。 預防骨質疏鬆可透過均衡飲食、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、適度曬太陽和負重運動來提升骨質密度。藥物治療則包括雙磷酸鹽、雌激素調節劑、副甲狀腺素、RANKL抗體等。定期檢查骨密度、避免跌倒並積極治療,有助於穩定骨骼健康、降低骨折風險,確保良好生活品質。
腸胃炎期間應重視水分與電解質補充,以維持身體平衡,避免脫水。若腹瀉嚴重,可選擇含益生菌的電解質補充品,如LGG菌,有助於縮短病程、抑制有害菌附著並修復腸道屏障。飲食方面,初期應以清淡為主,避免乳糖類製品,以免加重病情。當病情穩定後,可適量補充營養素以促進恢復,此外,平時應攝取足夠膳食纖維,維持腸道菌叢平衡,搭配適量運動與良好作息,長期養成健康腸道環境,以提升整體免疫力。
緩瀉劑是台灣人最常購買的指示用藥,一年藥費高達上億,許多人依賴緩瀉劑解決問題,但長期使用恐影響健康。常見緩瀉劑分為膨脹型、刺激型、滲透型及糞便軟化劑,使用前應諮詢專業藥師或醫師,避免濫用影響腸道功能。
延緩洗腎26.6年!SGLT-2改善腎病變與心衰竭惡化 健保擴大給付範圍:台灣透析盛行率全球最高,每年新增 1.1 至 1.2 萬名患者,為減少洗腎人口並降低心衰竭風險,健保署自 2024 年 3 月 1 日起擴大 SGLT-2 抑制劑 給付,涵蓋 腎絲球過濾率(eGFR)25-60 及心衰竭射出分率(LVEF)41-49% 患者,預計可幫助 15-20 萬人,並投入 16-18 億元預算。臨床研究顯示,腎病變族群及早介入SGLT-2 抑制劑,可延緩 26.6 年進入洗腎階段,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。腎病變族群應及早加入腎臟病共照網,配合醫師接受適當治療,以降低未來洗腎風險。
糖尿病患者持續增加,且發病年齡年輕化,40歲前「早發」糖尿病與肥胖息息相關。肥胖導致胰島素阻抗,使血糖控制困難,並增加異位脂肪堆積風險,進一步惡化病情,形成糖胖症的惡性循環。治療趨勢已從單純控糖轉向「ABBCDE」策略,涵蓋血糖、血壓、膽固醇、體重管理、藥物與運動。新型腸泌素類藥物可同時降低血糖與體重,減少併發症風險。未來糖尿病藥物將發展長效降糖、安全性提升與體重管理,提高患者依從性與治療效果。
老年人因視力、記憶力與代謝功能退化,常發生用藥錯誤,如用藥過多、重複服藥、忘記服藥或未依指示用藥,導致低血糖、低血壓及跌倒風險上升。多重用藥亦常見,65歲以上長者約28%同時服用超過5種藥物,影響健康安全。為降低風險,應集中藥物管理、記錄用藥資訊、利用社區藥師服務,並定期與醫師討論。特別是服用肌肉鬆弛劑、鎮靜劑、降血壓藥等藥物時,應留意嗜睡、頭暈等副作用,防止跌倒。
肺阻塞(COPD)是由長期發炎導致呼吸道阻塞的疾病,常見症狀包括慢性咳嗽、咳痰和呼吸困難,嚴重時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、肺癌及其他共病。吸菸是主要致病因素,空氣污染和肺部感染亦增加風險。診斷可透過肺功能檢測和「一分鐘登階」評估。治療以支氣管擴張劑(LABA、LAMA、ICS+LABA)為主,搭配戒菸、呼吸運動、疫苗接種和營養管理,以改善症狀、延緩病情並提升生活品質。
胃痛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藥,情緒心痛無法靠止痛藥緩解。抗生素用於細菌感染,非消炎止痛。NSAID類止痛藥可能傷腎,而乙醯胺酚及鴉片類止痛藥較安全。長期服用止痛藥應定期監測腎功能,並控制三高。用藥前應諮詢醫師或藥師,避免濫用。
媽媽長時間追劇、過度用眼可能引發的6大問題:流目油、乾眼症、黃斑部病變、白內障、高眼壓、青光眼。眼睛保養應選擇正確成分,針對不同問題搭配 葉黃素(保護黃斑部)、花青素(促進微血管循環)、蝦紅素(舒緩疲勞),乾眼症可再加 魚油。服用時劑量需足夠才能有效。面對長輩對保健食品的抗拒,他建議不必強硬說服,應以輕鬆、易執行的方式協助長輩建立保健習慣。
多囊性卵巢(PCOS)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,與胰島素功能異常、代謝症候群及肥胖有關,導致月經失調與排卵困難。中醫認為多囊與腎虛、體質、作息不正常等因素相關,需透過補養調理。飲食控制對於改善多囊體質至關重要,應避免高糖高油飲食,並積極補充肌醇(維生素B8)。肌醇有助於醣類代謝、荷爾蒙調節及生殖細胞功能,建議每日補充2000-4000毫克。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