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片來源: Photo by freepik on Freepik)
刷牙時發現牙刷上帶有血絲,許多人可能覺得只是刷太用力或熬夜火氣大而不以為意。然而,牙齦流血可能是健康亮起紅燈的警訊,從簡單的牙齦發炎、口臭到嚴重的牙周病,甚至全身的血液疾病都可能是背後的原因。
如果問題是來自於口腔或是單純的火氣大,在嚴重到形成牙周病前,甚至不需要透過牙醫,透過日常口腔護理,我們就可以輕鬆解決牙齦出血的問題。
本文將為你介紹 10 大日常保養方法,來護理你的口腔健康。搭配選用軟毛牙刷及低研磨的牙膏,例如:好來、高露潔等常見的品牌,便能減少牙齦摩擦的破壞力,讓你的牙齦維持健康,不再輕易出血!
牙齦流血的警訊
牙齦是很薄的口腔粘膜組織,含有豐富的微血管,呈現淡粉紅色的外觀。健康的口腔並不會發生牙齦無故流血的狀況。
除了因刷牙刷太大力或是配戴的假牙或矯正器太緊,導致劃破表皮牙齦流血外,牙齦自己流血可能是下列三種主要原因所造成。
原因 1.牙齦炎是牙周病的前兆
牙周病是如何發展呢?
第1階段: 牙齦出現流血 、發炎
牙菌斑會產生毒素刺激牙齦,導致牙齦發炎,當牙菌斑持續附著在牙齒上 24 至 48 小時,就可能達到刺激牙齦發炎的程度,發炎的牙齦組織會紅腫,如果是嚴重的發炎,牙齦顏色會呈現深紅,甚至有自發流血的情況產生。
刷牙時牙齦容易流血是牙齦炎的典型徵兆,這階段並不完全算是真正的牙周病,當牙菌斑從牙齦進一步侵犯到下方的齒槽骨和牙周韌帶時,就確定演變為牙周病了。
第2階段:輕度牙周病
當牙菌斑越積越多,牙齒與牙齦中間的牙齦溝會便明顯,使得細菌能夠進入牙齦溝,進一步侵蝕齒槽骨。此時,牙齦腫脹流血的症狀會更嚴重,同時牙菌斑也會比單純牙齦發炎時更難清潔。因為症狀還較輕微,透過及早治療還是有機會能讓損壞的部分長回來。
第3階段:中度牙周病
牙齦溝到了 5 mm 以上的深度就稱為「牙周囊袋」,牙菌斑亦於牙齒周圍形成牙結石。當牙周囊袋變得越來越大、齒槽骨持續地被破壞,就會產生咀嚼無力的狀況。一旦發生這些情況,必須盡快找醫師,經過緊急治療後或許還能保留某些牙齒,但這時牙周病所造成的傷害就很難完全根治了。
第4階段:重度牙周病
牙周囊袋越變越深、齒槽被破壞一半以上時,牙齒可能出現搖晃的狀況,就是最嚴重的牙周病,一般會建議直接將牙齒拔掉,因為若等到骨頭全被侵蝕後才拔牙,那麼要做植牙或全口重建也會比較困難。
如何檢測自己是否罹患牙周病?
檢測自己是否可能罹患牙周病(又稱牙周炎),可以透過一些日常觀察與簡單的自我檢查。雖然最準確的診斷還是需要由牙醫檢查(如拍 X 光或使用探針測量牙周囊袋),但以下這些徵兆與方法可以幫助你初步判斷是否有牙周問題:
1. 刷牙或使用牙線時牙齦出血
健康的牙齦刷牙不應出血。若常常刷牙或用牙線後牙齦流血,可能是牙周病早期徵兆(如牙齦炎)。
2. 牙齦紅腫、疼痛、易發炎
健康牙齦應為淡粉紅色,緊密包覆牙齒。若牙齦呈現紅色、腫脹、容易疼痛,可能為牙齦發炎或牙周炎。
3. 口腔有異味,難以消除
持續性口臭是牙菌斑累積與牙周病菌滋生的常見現象。
4. 牙齦退縮、牙齒變長
若你發現牙齦「越來越短」、牙根逐漸露出,這可能是牙齦因牙周破壞而萎縮的表現。
牙周病能預防嗎?
要預防牙周病,除了上述的檢測方法外,平常的口腔保健就顯得非常重要。而好的口腔清潔,你可以從挑選一支好的牙膏開始!
好來抗敏感牙齦護理牙膏,專門為你的牙齦護理設計,能有效減少牙菌斑及口腔細菌滋生之發生率,同時添加了 Potassium Nitrate System 硝酸鉀配方,幫助舒緩敏感牙齒的酸痛。
原因 2.伴隨全身症狀的內科病變
如果你發現牙齦持續出血不止,就要留意是否是其他身體疾病所造成的血液凝血問題。
常見的凝血問題整理如下表,惡性的血液疾病如白血病、骨髓瘤等;非惡性的疾病主要為括再生不良性貧血、血管栓塞等,都會造成血小板低下或凝血因子不足,而使得牙齦無法順利凝血而血流不止。
致病原因 | 出血原因 | 治療方法 | |
白血病(血癌) | 後天白血球病變而佔據骨髓 | 骨髓無法有效製造血小板,導致血小板數量低下 | 骨髓移植或使用抗血癌藥物治療 |
骨髓瘤 | 後天漿細胞病變而佔據骨髓 | 骨髓移植 | |
再生不良性貧血 | 1. 先天基因突變而導致骨髓功能衰退 2. 後天自身免疫攻擊或病毒攻擊 | 骨髓移植、使用生長因子提高血小板數量或進行免疫抑制治療 | |
肝硬化 | 肝臟因長期慢性的纖維化損傷 | 1. 血小板因肝門靜脈過大的壓力而被破壞 2. 肝臟無法製造足夠的凝血因子 | 肝移植、或透過飲食控制、戒酒、運動、藥物來減少脂肪肝 |
血管栓塞 | 脂肪顆粒、空氣、羊水、細菌或腫瘤等異常物質進入血流,阻塞血管。 | 1. 為避免栓塞,患者常服用抗血小板藥物 2. 為避免栓塞,患者常服用抗凝血藥物 | 將溶栓藥物注入血栓區域或進行血栓移除手術 |
血友病 | 先天缺乏第八或第九凝血因子 | 缺乏凝血因子 | 無法根治,但可定期補充凝血因子 |
原因 3.火氣大+維生素缺乏=免疫力下降
「火氣大」多半是指因為身體過度疲勞、環境轉變、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,從西醫的角度來看火氣大,其實就是所謂的發炎反應,或是身體的機能過度使用導致器官的功能出現異常。
此時若沒有補充適當營養,則會導致身體長期無法恢復,免疫力下降,進而導致口乾舌燥,或者是有口氣、嘴破、牙齦腫脹的上火問題,再受到額外刺激時,就會有牙齦流血的狀況發生。
其中,維生素的缺乏更是主因,當缺乏維生素 C 時,會導致牙齦變成深赭紅色,並腫脹出血,即俗稱的壞血病。
另外,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 K 時,則會影響凝血,讓牙齦一出血就血流不止。第 2、7、9、10 的凝血因子在製造時需要脂溶性維生素 K 做為輔酶,建議多攝取菠菜、萵苣、大豆、橄欖油等富含維生素 K 的食物。
容易被誤會的原因
洗牙後容易有牙齦流血的狀況,這並不是因為醫師動作太粗暴造成牙齦受傷,真正的原因是因為牙齦已經有發炎的狀況,才會在洗牙時出血。此時牙醫師大多會安排完整的治療,只要配合醫師定期回診接受治療大多能有效改善症狀,請不用擔心。
同樣的道理,如果使用牙線導致牙齦流血,也是因為牙齦原本就腫脹和發炎,導致一受刺激就流血的情況,通常持續使用一週後就會慢慢恢復。若沒改善的話,則可能有其他需要治療的問題,這時就建議到牙科就診檢查為佳。
牙齦一直流血怎麼辦?
(圖片來源: Photo by freepik on Freepik)
牙齦流血時應急的處理方式可以拿乾淨的紗布暫時止血。記得不要亂服用藥局買的止痛藥,因為有些藥物中含有阿斯匹靈,可能會使流血的情況更嚴重。如果仍舊血流不止,建議盡快就醫治療。
牙齦流血要看什麼科?
造成牙齦流血大多是口腔問題引起,建議可以先前往一般牙醫診所進行原因判斷。牙醫師會先檢查你的牙齦附近是否有硬塊,以及觀察有無出現血液疾病相關的症狀,综合您的出血量及流血頻率等所有病症後,便可逐一排查出造成牙齦流血的原因。
如果是因牙菌斑所造成的牙齦流血,在一般診所即可處理;如果是因血液疾病或有更嚴重的牙周病,便需要視情況轉診至大醫院或其他專科繼續治療。
誰容易有牙齦流血的狀況?
看醫生前,除了記錄出血量、流血頻率及細節狀況外,也可以根據健康狀況,判斷自己是否屬於下列高風險名單,以便牙醫能更精準得判斷出原因。
- 口腔清潔不佳者:沒有定期刷牙、使用牙線,導致牙菌斑堆積,引發發炎與牙齦流血。
- 有全身性疾病者:糖尿病、血液疾病(如白血病、血友病)或肝病患者可能會有牙齦流血的問題。
- 服用特定藥物者:如抗凝血劑(如阿斯匹靈、華法林)、降血壓藥或某些藥物(如抗生素、抗癲癇藥物等)等,可能會影響血小板功能,增加出血風險。
- 內分泌變化者:懷孕、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因荷爾蒙變化,使得牙齦附近的微血管叢擴張而變得較敏感、容易發炎出血。
- 吸菸者:吸菸會使牙齦血液循環不良,降低免疫力,增加牙周病與牙齦出血的風險。
- 挑食者:營養不均衡會導致牙齦組織的免疫力低下,缺乏維生素C、維生素K或鐵質,可能會影響血管健康與凝血功能,增加牙齦流血的風險。
- 壓力大、免疫力低者:長期壓力、熬夜、睡眠不足或免疫功能低下,可能影響健康,更容易導致牙齦流血。
牙齦的 10 大日常保養方法
(圖片來源: Photo by freepik on Freepik)
牙齦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,良好的口腔護理能有效預防牙齦流血與發炎。以下是 10 個關鍵的方法,幫助你維持健康的牙齦,減少牙齦流血的問題發生。
預防牙齦流血方法 1:加強口腔清潔
「牙菌斑」則是導致牙齦發炎的元凶,刷牙可說是預防牙齦流血最基本也是最佳方法。
每天餐後刷牙,搭配含氟牙膏並使用牙線或牙間刷,能有效防止牙菌斑堆積。另外,請特別注意在使用牙線時,不要太大力把牙線壓在牙齦上,避免造成牙齦的二次傷害。
有些人因為害怕繼續刷會持續流血而變得不敢刷牙,反而會讓牙菌斑累積更多,導致牙齦發炎加重而陷入惡性循環。
好來聲波深潔電動牙刷擁有 0.01mm 纖細軟毛,並結合 24,000 次/分鐘的微震動,給你恰好的細緻潔淨與溫柔呵護,再也不用因為怕痛而不敢刷牙!
預防牙齦流血方法 2:挑選正確潔牙工具
如果刷牙時會流血的人,有可能是因為牙刷的刷毛太硬或是你在刷牙時過於用力,造成口腔組織受傷,而導致牙齦出血。
要知道,用力刷牙並不會有較強的清潔作用。過猛的刷洗除了容易磨損牙齒琺瑯質,還有可能讓本就發炎紅腫的牙齦微血管破裂出血。
因此,除了挑選刷毛較軟的牙刷外,刷牙時動作請小心輕柔,以免增加牙齦刺激。牙間刷的使用上,也請以容易穿入牙縫並感到牙側有被刷毛清潔到的尺寸為主,不可用力擠壓進牙縫,以免造成牙齦受傷。
預防牙齦流血方法 3:保持健康飲食
餐後充滿了食物糖分的口腔環境是牙菌斑最愛的温床,減少糖分攝取可以避免細菌滋生導致牙菌斑增加。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、水果,有助於促進唾液分泌,幫助清潔口腔、保護牙齦。
除了適量攝取糖分以及碳水化合物之外,餐後如能立即漱口或刷牙,能有效減少糖分在口腔內停留的時間。
預防牙齦流血方法 4:留意服用的藥物
某些藥物可能會影響牙齦健康,例如:阿斯匹靈(Aspirin)、保栓通(Plavix)、百無凝(Brilinta)等抗凝血藥物,會增加牙齦出血的機會,建議可以留意出血狀況。
如果發現牙齦出血頻繁,應與醫師講述正在服用之藥物及討論其副作用,進而判斷是否需要使用不同的藥物或採取額外護理措施,以避免牙齦流血治療與其他症狀藥物互相衝突的狀況發生。
預防牙齦流血方法 5:戒菸
美國牙醫學會指出,抽菸與牙齦疾病的產生有很大的關聯。煙草中的毒素影響血液循環,不但讓牙齦無法獲得所需的營養,菸草内含的刺激成分會刺激到牙齒和牙齦,進而導致發炎、流血、萎縮及牙周病的發生。
吸煙也會使口腔中的唾液流量會減少,唾液分泌功能不佳,會使口腔黏膜較為脆弱,更容易造成牙齦流血。戒菸或許不容易,但為了維護口腔和整體健康,這無疑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。
(圖片來源: Photo by jcomp on Freepik)
預防牙齦流血方法 6:補充營養素
維生素 C 能幫助人體合成膠原蛋白,維持牙齦、皮膚等組織健康,建議平常可多吃芭樂、柑橘類的水果。如碗裝 8 分滿切塊芭樂(維生素 C 含量約 125 毫克)、1/3 個木瓜(維生素 C 含量約 88 毫克)等,就能輕鬆補充到每日維生素 C 建議攝取量 100 毫克了喔!
另外,蔬菜類中的甜椒、甘藍菜也富含維生素 C,但由於其水溶性的特性,隨著烹調時間越長,營養素流失也越多,建議使用「涼拌」或「微波」的方式,可保留住最多的維生素 C 含量!
預防牙齦流血方法 7:停止共用物品
與他人共用牙刷、餐具或水杯,不僅容易讓引起牙齦及牙周疾病的細菌互相傳染,透過飛沫傳染的病毒也可能透過這些物品傳播。
建議伴侶或父母與子女之間,為了確保安全,最好都有獨立的牙刷、餐具和水杯之類的物品或是至少要用紫外線消毒後再做共用。
預防牙齦流血方法 8:控制血糖與血壓
有關高血糖與高血壓的慢性病不只會影響血液循環與免疫功能,使牙齦更容易發炎或感染,加上傷口癒合能力較差,牙齦流血後也更難恢復。
例如: 糖尿病所產生的糖化終產物會造成細菌濃度激增,導致牙周病。高血壓則是會有血管硬化的情況,使牙齦的微血管供血不足,影響其自我修復能力,癒合期間也容易增加感染風險。因此,定期監測並控制血糖與血壓,有助於維持牙齦健康,降低牙周病的風險。
預防牙齦流血方法 9:減壓放鬆
壓力會影響免疫系統,使身體對抗感染的能力下降,進而增加牙齦疾病風險。透過運動、冥想、深呼吸等方式減壓,有助於維持口腔健康。
當您有壓力或太疲累的時候,你有更高的機會略過日常潔牙,或選擇吃速食、炸雞或珍奶而非均衡的飲食,精緻食物的糖會被細菌利用,不但容易產生牙菌斑,也會讓自己身體變胖,造成高血糖及高血壓問題。
預防牙齦流血方法 10:定期看牙醫
如果上述這些方法不能幫助減少牙齦出血的問題,或出現其他異常情況,下一步就要去看牙醫。牙醫會檢查您的牙齒和牙齦,並確定您是否患有更嚴重的問題。
另外,每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牙齦健康檢查與專業洗牙,能有效預防牙周病,及早發現並處理牙齦問題,維持口腔健康。
牙齦流血別輕忽!養成良好習慣維護口腔健康
牙齦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,若出現牙齦流血的情況,可能是牙周病或其他健康問題的警訊。維護牙齦健康的基本功在於加強口腔清潔,因此,選擇適當潔牙工具是很重要的!
真心推薦,好來極致護齦口內潤澤牙膏,採用德國專利 Optaflow 技術,特別為牙齦護理設計,臨床實證能減少 2.5 倍牙菌斑,更有效減少牙齦出血 70%之發生率,其 95%高純度玻尿酸成分,更能幫助你的牙齦維持年輕力壯。
然而,牙膏不是治療的藥物,若有牙齦流血頻繁或持續不癒的狀況,還是得及早就醫。此外,除了平時的口腔維護外,養成良好的作息、補充營養素,並為口腔安排定期檢查,才能一路確保你有健康的牙齦!
參考資料:
康健雜誌|火氣大症狀嘴破、牙痛?7招降火氣飲食和穴道按摩方法
衛生福利部|維生素C受熱就會破壞殆盡?吃蔬菜不就無法吃到維生素C?
Smoking | MouthHealthy – Oral Health Information from the AD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