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起床流鼻水,季節交替打噴嚏,真的很煩人!吃海鮮時,皮膚癢、嘴唇眼皮腫,想吃又不能吃,怎麼辦?依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,108 年國人因過敏性疾病就醫約 355 萬人,可見因過敏而飽受困擾的人不在少數,過敏嚴重影響生活品質,為了擺脫過敏體質,大家總想方設法,但千萬別亂服藥,透過本篇文章瞭解中醫過敏調理方法,找到舒適的生活方式吧!
(圖片來源:(圖片來源: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))
過敏是什麼?
西醫說過敏
當人體接觸到過敏原,例如花粉、海鮮等,肥大細胞會釋放「組織胺」,引起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塞、眼睛或皮膚紅腫發癢,西醫多要求患者以遠離過敏原為主,主要透過抗組織胺協助患者緩解症狀,嚴重者,會使用類固醇藥物協助消炎,但長期可能會有副作用,若長期過敏而導致身體有慢性發炎現象,易引發其他疾病,建議以中醫過敏調理方法輔助。
中醫說過敏
中醫認為過敏無論是先天體質或家族遺傳,皆可歸納為臟腑功能失調,以肺、脾、腎虛損為主,而外來風寒,異氣之邪入侵也會導致過敏症狀,比如病毒、黴菌、溫溼度變化等,故中醫過敏調理首重提升臟腑功能外,同時強調「保暖」,大家常聽中醫師說:「少吃冰品、少喝冰飲」,即是此道理。
中醫過敏調理
(圖片來源: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)
過敏體質類型
1. 肺氣虛:時常一早起床就打噴嚏,吹到風就狂流鼻水,經常感冒者,大多為肺氣虛。須注意保暖,起床要添加衣物。
2. 脾氣虛:脾弱者,通常會有食慾不振情形,體力疲弱、或腹脹腹潟,過敏發作時,鼻塞、或鼻涕量多,若是皮膚過敏,則常有發紅搔養症狀。如果孩子脾氣虛,也會伴隨發育遲緩,須多留意。
3. 腎氣虛:好發於年紀大者,手冰涼症狀,怕冷,且溫差大時容易鼻子發癢流鼻水,失眠夜尿多,若是孩子自小就有上述症狀,則要留意。
4. 受風寒:溫差大吹到風,或運動流汗後吹到風,有噴嚏鼻水不斷、鼻腔癢、鼻塞的現象。
中醫過敏體質 | 常見症狀 | 調理方向 |
肺氣虛 | 早上容易噴嚏鼻水不斷、鼻腔癢、鼻塞、經常感冒 | 溫肺補氣 |
脾氣虛 | 鼻流清涕、全身乏力、過瘦、腹脹腹潟 | 健脾益氣 |
腎氣虛 | 鼻流清涕、怕冷,手腳冰冷、頭暈耳鳴、失眠夜尿 | 溫腎壯陽 |
受風寒 | 噴嚏鼻水不斷、鼻腔癢、鼻塞 | 袪風散寒 |
中醫過敏調理|三伏貼
中醫師分享:過敏大多因肺臟及經絡氣血不足而導致,故容易受到外部刺激而引發不適,可用活絡氣血的藥物作調理,一般常用的方法為三伏貼,透過敷貼溫性藥物刺激穴道,達到活絡的效果,以此可改善過敏體質。
須留意的是三伏天須在特定節氣使用,建議透過中醫師診治判斷體質是否合適再施作,不可自行購買中藥後任意敷貼,閱讀下方文章可深入瞭解。
延伸閱讀:2025 三伏貼時間!誰不適合?快速瞭解效果|副作用與注意事項!
中醫過敏調理|穴位按摩
- 合谷穴:於雙手拇指、食指虎口處,將拇指食指併攏,肌肉隆起的高點位置,具有清泄肺氣、和胃通腸等功效,可緩解鼻過敏,及皮膚過敏引起的紅腫發癢。
- 曲池穴:皮膚過敏時,可按壓。位於肘部,肘關節彎曲時,橈骨末端凹陷處,能清熱解毒,對於皮膚過敏、紅腫、瘙癢有緩解作用。
- 迎香穴:鼻水流不停的時候可按壓。於鼻下緣切線與法令紋交界處(鼻翼兩旁外下的地方),按壓會有痠脹感,穴在鼻旁,亦於鼻塞不通,聞不到味道時有效。
(圖片來源:Photo by Brittany Colette on Unsplash)
常用的抗過敏中藥
中醫過敏調理常用黨參、黃耆、五味子補肺氣;以黨參、炙甘草、白术、山藥等補脾氣;以山茱萸、菟絲子、肉桂、熟地等補腎氣;以麻黃、桂枝、紫蘇、細辛等袪風寒。日常也可飲用抗過敏茶飲進行保養,中醫師分享可在家料理的簡易方法,建議諮詢過醫師後再飲用,也需留意劑量。
- 補脾益肺:
材料:西洋蔘 1.5 錢、生黃耆 3 錢、炒白术 3 錢、紅棗 3 顆,清水 500c.c. 。
作法:將藥材放入清水中,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約 15 分鐘後可飲。
- 清熱去濕:(緩解皮膚過敏)
材料:薏仁 3 錢、魚腥草 1 錢、茯苓 2 錢、綠豆 30 克、可加些冰糖或蜂蜜。
作法:將上述藥材加入清水 2000ml中,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約 5 分鐘後可飲用。
- 補氣保養:(緩解鼻子過敏)
材料:西洋參 2 錢、黃耆 3 錢、麥門冬 3 錢、五味子 2 錢、紅棗 5 顆。
作法:將上述藥材加入清水 1500ml中,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約 10 分鐘後可飲用。
飲食建議
(圖片來源:Photo by Mike Bergmann on Unsplash)
避食|易過敏食物
個人依先天體質,會對特定食物過敏,應留意避免,以避開加工食品為原則,多食原型食物,遠離不新鮮的食物,並勿過度食用單一類食物。
- 海鮮:常見引起過敏的有甲殼類、貝類,而不新鮮魚類會釋放組織胺,須留意。
- 水果:芒果、奇異果、鳳梨、草莓等,也常引起過敏。
- 堅果:核桃、杏仁、腰果、芝麻等含有特定蛋白質,也可能引發過敏反應。
- 含酒精的飲品或料理:大多數人並不會對酒精過敏,但若喝酒後身上起疹子,即是對內含的蛋白質過敏又或是對裡面的其他添加物過敏。
- 乳製品:常見過敏食物之一,對於牛奶中含有的酪蛋白及乳清蛋白亦會有過敏反應。
改食|抗過敏食物
以均衡飲食為原則,可多食含有以下幾種營養素的食物,生活中常見食物如下表:
- 維生素 C:良好的抗氧化劑,可減少發炎和過敏反應。
- 維生素 D:因維生素 D若不足,免疫力會下降,也是造成過敏的原因。
- 維生素 E:存在於富含油脂的食物中,可增加免疫力,例如:堅果、綠色蔬菜。
- 多醣體:調節免疫及增強抵抗力,多存在於菌菇類食物。
- 植化素:可調節免疫、抗氧化、抗發炎、抗過敏,例:薑黃、兒茶素、槲皮素。
- Omega-3 脂肪酸:可緩解過敏反應,常見於深海魚、堅果、奇亞籽、亞麻仁油。
類別 | 食物 / 營養素 | 常見食物來源 |
易過敏食物 | 海鮮 | 甲殼類,如螃蟹、龍蝦、貝類,如蛤蜊、牡蠣、不新鮮的魚類等 |
水果 | 芒果、奇異果、鳳梨、草莓等 | |
堅果 | 核桃、杏仁、腰果、芝麻等 | |
酒精 | 紅酒、白酒、啤酒等 | |
乳製品 | 牛奶、起司等 | |
抗過敏食物 | 維生素 C | 芭樂、奇異果、柳丁或柑橘類水果、苦瓜、芥藍菜、綠花椰菜等 |
維生素 D | 雞蛋、乳酪、魚類、舞菇等 | |
維生素 E | 葵花籽、杏仁、菠菜、羽衣甘藍、胡蘿蔔、魚類等 | |
多醣體 | 靈芝、巴西蘑菇等 | |
植化素 | 薑黃、洋蔥、蘋果、蕃茄、黑巧克力、綠茶、烏龍茶等 | |
Omega-3 脂肪酸 | 鮭魚、鯖魚、鮪魚、秋刀魚等深海魚、堅果、奇亞籽、亞麻血油等 |
(圖片來源:Photo by Arno Smit on Unsplash)
拒絕反覆發作!遵守中醫過敏調理原則,舒適迎接季節交替
從文章中得知,以中醫角度,過敏體質患者多是因肺、脾、腎耗損虛寒導致,故應減少食用生冷食物,在日常三餐中建議加入些許驅散寒氣食材,例如:蔥、薑等,但不易過多,免得刺激腸胃,造成不適。而近年氣侯變化甚大,溫差明顯,早晚更須注意保暖。尤其秋冬時刻,更是過敏好發的季節,建議出外常戴口罩。
另外,若過敏急性發作,如蕁麻疹,建議先至西醫就診,快速讓症狀緩解後,再進行中醫過敏調理,好發過敏者,也建議少食油辣辛辣食物。在生活環境方面,建議減少絨毛玩具的觸碰、室內維持適當濕度、並保持通風,寵物毛屑須定時清理等,提高生活舒適度。
參考資料:
陳星諭、林意旋、楊賢鴻、陳俊良(2012)。常用抗過敏中藥研究近況。北市中醫會刊,18(3),53-57。doi:10.6718/TJCMb.201209_18(3).0009
李政育(2004)。鼻子過敏中醫療法之我見淺介。中醫兒科醫學雜誌,6(1),47-49。doi:10.30033/JTCDM.200408.0008
「乍暖還寒」當心過敏!中醫師公開春分養生秘方:按3穴位解春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