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藥師健康新聞網
台日諾羅病毒爆發 感染人數10年來最高峰
避免急性腸胃炎,不只吃生食危險!台灣春節迄今因諾羅病毒發生急性腸胃炎的感染潮,雖有緩慢消退趨勢,但仍是10年來同期最高峰。同時,國人大量出遊的日本也傳出因生食海鮮發生諾羅病毒群聚感染,造成患者上吐下瀉。諾羅病毒全年皆可能傳染,以11月至3月為感染高峰,惟今年因反聖嬰低溫更增加病毒存活在環境中的存活機率。
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,平均約只需100個病毒顆粒就能引發感染,以食物、水源、物體表面或嘔吐飛沫傳播最多。根據疾管署資料已確認病原體的群聚事件高達99.2%是諾羅病毒感染,國人務必提高食安警覺,飯前飯後做足衛生消毒,感染後也要避免傳染給同住家人。
酒精乾洗手擋不住諾羅病毒 藥師揭3大防護重點
我藥行銷 小花藥師花逸修表示,諾羅病毒主要是藉由糞口傳染,因此在上完廁所、準備烹調食物以及進食之前,務必將雙手清潔乾淨,而諾羅病毒特別的是使用「酒精」或「乾洗手」效果可能不佳,務必要使用肥皂清潔雙手後再進食,才能達到最佳的預防效果。
若確診諾羅病毒,建議先不要食用高油脂、高糖分、辛辣重口味食物還有乳製品,小花藥師指出,食物會加重腸道消化的負擔,恐怕會加重嘔吐、腹瀉的嚴重程度,可以先從喝清湯開始嘗試,慢慢加入香蕉、白粥、白吐司、蘋果等食物,並且採取少量多餐,確定不再有嘔吐或腹瀉症狀之後,逐漸恢復為正常的飲食型態。
此外,如果得到諾羅病毒,不建議補充運動飲料,因為市售運動飲料糖分含量較高,過多糖分容易導致腹瀉變嚴重。
小花藥師提醒,目前無針對諾羅病毒的特效藥,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,例如給予止吐或止瀉藥,並且可補充電解質補充品以及益生菌,幫助身體恢復電解質的平衡,以及增加腸道的好菌。電解質的補充,建議從一般藥局即可取得專用的電解水,補充益生菌的時候則要特別注意必須是不含助瀉成分,例如氧化鎂等成份,避免腹瀉加重
水瀉三次要當心 諾羅病毒潛伏期最長可達48小時
諾羅病毒在低溫時特別活躍,感染後上吐下瀉情況明顯,過去被稱為「冬季嘔吐病」(Winter Vomiting Diseas),由於諾羅病毒為無套膜的RNA病毒,酒精、乾洗手無法消滅,最佳環境消毒方式是稀釋後的漂白水,大人、小孩在疫病高峰期,都應養成「溼洗手」的正確習慣。
疾管署提醒,日常飲食生熟食器具應分開,避免交叉污染。如果需要重複加熱食物,食品中心溫度必須超過70度,民眾備餐前、進食前、如廁後及照顧病人後,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。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、肉類,或生食貝類水產品,以降低感染風險。
此外,諾羅病毒潛伏期最長可達48小時,兒童感染時以嘔吐較為常見,尤其年紀較小的幼童更容易出現此症狀,並且可能伴隨發燒。成人感染症狀為腹瀉,也可能伴隨噁心、嘔吐,無論成人或兒童都可能發生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腹部絞痛、發燒、頭痛、肌肉痠痛、倦怠及寒顫等。只要察覺有不正常的腹瀉(如一天內水瀉三次),就應立即就醫,待症狀解除48小時後再恢復正常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