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總是天氣一變就感冒、常常莫名感到疲累?這都是免疫力下降的徵兆!我們都知道提升免疫力能幫助對抗疾病,但你知道要怎麼做嗎?
本篇文章將說明免疫系統的運作原理,並透過全方位檢視身、心、靈,幫助你找到影響免疫力的關鍵因素。你會學到全方位具體提升免疫力的方法,找到相對應的方式實踐,來擺脫吃藥、打針的惡性循環,讓身體自然強健,不再頻繁生病!
(Design by Freepik)
免疫力是什麼?
免疫反應
我們可以抵禦外來的疾病是因為有器官、細胞和蛋白質組成的一個複雜網路——免疫系統,負責對抗病原體或毒素,讓身體產生抵抗力,這就是「免疫力」(又稱為免疫反應)。免疫系統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反應類型:
- 先天性免疫反應
又稱為自然免疫反應,身體無論被相同的病原體入侵多少次,免疫系統都會以相同的強度作出反應。 - 後天性免疫反應
又稱為適應性免疫反應,身體會隨著重複接觸相同感染而逐漸增強,提高防禦效果。
免疫系統的任務
24 小時運作的免疫系統,是我們最堅實的隊友,不間斷地完成守護健康的任務。舉凡是:
- 阻止入侵者進入你的身體
- 摧毀入侵者
- 限制入侵者在體內造成的傷害程度
- 修復身體的損傷
- 適應新的挑戰與威脅
而入侵者又有哪些呢?
- 細菌
- 病毒
- 可引發感染的真菌
- 寄生蟲
- 癌細胞
(Photo by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on Unsplash)
無時無刻,我們的身體裡都在進行著一連串複雜的免疫機制,那要如何才能提升免疫力呢?本文特地從身、心、靈的角度出發,給你全方位的建議!
由身心靈全方位來看免疫力下降的原因
健康不是只有外在的部分,內在的部分卻常常被忽略,而這也是久病未癒的原因之一。由能量學的觀點來看,每個人都是由身(Body)、心(Mind)、靈(Spirit)組成,三者平衡、健全地發展,才會有強大的免疫力。
(Design by Freepik)
身——不良生活習慣
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,加班成常態,早上要提神,下班要放鬆,所以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。
- 咖啡因成癮
走在辦公大樓林立的街道,早晨熙熙攘攘的上班族,幾乎人手一杯咖啡。午餐後、下午茶時間,可能又會來杯手搖。大量攝取咖啡因,會造成身體慢性脫水及腎上腺素疲勞,免疫力就會下降。 - 飲食油膩
沒有時間自煮的外食族群,飲食過於油膩,蔬果攝取量也不夠。以往脂肪肝的好發年齡約為 50 歲以上,但隨著飲食精緻化,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。過多的脂肪會讓肝臟功能遲滯,無法有效儲存、轉化、處理各種身體必需的營養,影響肝臟及腸道吸收營養的能力。久而久之,免疫力就會下降。 - 吸菸
吸菸的原因有很多,舒壓、社交、好玩⋯⋯等等,而且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,甚至也會看見未成年的小朋友在吸菸。吸菸與許多疾病有關聯,也對全球醫療系統帶來嚴重的挑戰。它會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,導致發炎或疾病加重,也可能削弱身體的防禦能力,使人更容易感染或生病。
身——環境毒素
近十年來,「香害」逐漸廣為討論,香害顧名思義就是「(化學)香氣所造成的空氣公害」。在日本有些團體共同設立「消除香害聯絡會」來關心此議題,甚至在歐美國家也有設置「無香區(Fragrance Free Area)」,來照顧深受其害的人。
目前,政府對於這些化學香氛,並沒有任何明確的管制。接觸許多有毒香味的產品,會導致過敏、生殖功能異常、性早熟、神經性症狀、內分泌功能失調,甚至是致癌等等。
心——壓力過大
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多重角色,同時是兒子女兒、員工主管、爸爸媽媽、先生太太⋯⋯等等。每個角色都會面對以下三個面向的期待,總總交織而成的壓力,讓身心靈無法負荷。累積到一個臨界點,免疫系統就會崩潰。
- 自己對自己的期待
- 他人對自己的期待
- 社會對自己的期待
心——負面情緒過多
我很喜歡皮克斯的動畫電影《腦筋急轉彎》,裡面把每個情緒都變成一個人物,「情緒」這麼抽象的概念瞬間就變得很具體。每個情緒都是獨立的個體,又彼此合作無間,只要有其中一個情緒超出控制,主人公萊莉就會「反常」。每一種情緒都有存在的意義,但負面情緒過多,卻會降低免疫力。
靈——能量耗竭
能量耗竭可以從外在和內在來看,外在的能量耗竭很顯而易見,做不完的工作、家事,常常把自己累個半死,沒有時間好好跟自己相處,每天只能倒頭就睡。而內在的能量耗竭,又稱為內耗,是源自於內心。時常批評自己、過度擔憂、內心糾結,很多精神消耗卻沒有任何實際的產出。這兩種狀況,都很容易拖垮免疫系統,讓身體常常處於生病的狀態。
靈——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
因為成長的環境、父母的要求、社會的期待,我們都會想符合他人的期待,成為社會推崇的「樣子」。可是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的聲音,明明知道自己不喜歡,卻還是強迫自己變成那個「樣子」。就好像一列火車,車頭跟車廂的方向不一樣,最終這列火車只會解體。人也一樣,如果持續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,心情不會快樂,身體也會頻頻出狀況。
免疫力下降原來跟身、心、靈任一部分未獲得妥善照顧都息息相關,接下來我們將全面、深入了解免疫力下降可能出現的症狀,以及如何提升免疫力。
免疫力下降症狀 | 如何提升免疫力 | |
身 | 反覆感冒、腸胃不適 | 多多補充以下食品,以及,適量的運動。 蔬菜——生蒜頭、西芹汁、生蜂蜜水果——檸檬、柳橙維生素——維他命 C、液態硫酸鋅 |
心 | 情緒低落、心理疾病 | 釋放低頻情緒、建立界線、尊重自己的內在需求 |
靈 | 常做惡夢、靈感枯竭 | 提升頻率、保持正向信念 |
由身心靈全方位來看免疫力下降的症狀
免疫系統是人體的防線,當免疫力下降,入侵者進入身體後,就會大肆攻擊細胞,產生一連串的發炎反應。不只有身體,心靈也會受影響,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有哪些症狀吧!
(Design by Freepik)
身——反覆感冒
你是否常常發燒、咳嗽、鼻塞?一到換季、天氣變化大,稍微有點風吹草動,就會立刻中標?要注意囉!這可能是因為免疫力下降——當淋巴系統、白血球和其他免疫細胞無法有效對抗入侵者時,身體就容易受到感染,痊癒的時間也會拉長,一再受入侵者感染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。
身——腸胃不適
人體有近一半的淋巴組織是在腸道裡,所以免疫力大部分取決於腸胃狀況。甚至腸道的神經細胞數量僅次於大腦,有「第二大腦」之稱。而腸道跟大腦間是會互相影響的,所以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在說明這種關聯就是——腦腸軸線。所以腸道不是只負責吸收消化,甚至還負責免疫、神經傳導等功能。當免疫力減弱時,就容易脹氣、腹瀉、便秘⋯⋯等等。
心——情緒低落
當有人生重病時,是不是常常會聽到:「你要放寬心啊!不要想這麼多。」「要樂觀一點,這樣才會好。」因為免疫力跟情緒是息息相關的。2024 年底我看了紀錄片《交換禮物》,片中有幾位已跟癌症共存多年的癌友,都表示保持心情愉悅很關鍵。當免疫力下降,會抑制多巴胺、血清素這些快樂賀爾蒙的分泌,就會常常情緒低落。
心——心理疾病
免疫力下降不僅會造成情緒低落,研究顯示嚴重者甚至會增加罹患心理疾病,如焦慮症、憂鬱症的風險。這是惡性循環,因為當身體處於壓力中,會分泌壓力賀爾蒙——皮質醇(Cortisol),皮質醇短期雖然會幫助你度過壓力,但卻會讓淋巴球數量減少。另外,根據《分子精神病學》期刊報導,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認知問題,也可能與免疫力失調有關。
靈——常做惡夢
以靈性角度來看,免疫力是體內的「界線」,免疫力下降可以視為身體的界線變模糊,氣場甚至有破洞。所以,外來的入侵者、低頻能量都會輕易地影響身心狀況。受低頻能量影響,最常見的現象就是——做惡夢。現實中在煩惱、擔心的事情,睡著後在夢中繼續煩你,甚至變本加厲!睡不好,隔天起床精神不佳,白天渾渾噩噩需要咖啡因提神,就又進入了惡性循環。
靈——靈感枯竭
當免疫力下降時,體內的界線模糊,體外的能量界線也會模糊。有時候靈感出現就是那麼一瞬間的事情,沒有清晰的頭腦和健康的身體支持,就會常常錯過。如果你的工作或事業需要大量靈感,免疫力下降的你,有可能就會力不從心,漸漸感到靈感枯竭。宇宙法則講求的是「平衡」,身心靈只要有其中一個長期處於失衡的狀態,你就很難「上接天,下啟地」捕捉源源不絕的靈感。
由身心靈全方位來看如何提升免疫力
身——要吃什麼來提升免疫力?
提升免疫力的法門,最關鍵的就是「吃」,在對的時間吃對的東西很重要,而偏偏這是在繁忙的生活中,最容易被忽略和放棄的。以下簡單列舉三大類別:蔬菜、水果和營養品,告訴你何時吃、如何吃。
- 蔬菜
生蒜頭不只是廚房用來爆香的食材,還有「天然抗生素」之稱!蒜頭含有大蒜素,是提升免疫力、抗發炎、抗病毒的好幫手!將半瓣或一瓣蒜頭切碎或是磨碎,與一湯匙生蜂蜜混合一起吞下去,是絕佳的感冒剋星!
西芹汁富含維他命 C、電解質、益生元、抗氧化物和最重要的——鈉簇鹽(Sodium Cluster Salts),幫助身體「無害」地把各種入侵者排出體外,是提升免疫力的最強隊友!《紐約時報》暢銷書《神奇西芹汁》花了一整本書的篇幅介紹西芹汁的好處,全球有數百萬人,都因為西芹汁逆轉了很多慢性病!
生蜂蜜未經過高溫消毒和過度過濾,保留了完整的營養成分,像是天然酵素、花粉、維生素及礦物質,是絕佳的提升免疫力妙方。直接吃、泡成蜂蜜水或是做成蜂蜜檸檬水,都可以很好地攝取生蜂蜜的營養。 - 水果
檸檬富含活性鈣、維他命 C 及抗氧化物類黃酮,在失去活性的過濾水中,加入檸檬汁,可以喚醒水的活性。早晨起床後,空腹飲用一杯檸檬水,可以幫助肝臟排除毒素及補充電解質,在繁忙的生活中,是最簡易的提升免疫力的方法。
柳橙富含穀胱甘肽是維他命 C 的優質來源,同時也富含活性鈣和類黃酮。榨成汁後身體能夠更好吸收,一整壺黃澄澄的柳橙汁,甚至有「液體陽光」之稱。不僅可以提升免疫力,也可以擁有陽光般的好心情! - 營養品
維生素 C 是絕佳的抗氧化物,可以增加體內免疫細胞的數量,並且可以破壞入侵者的結構,堪稱可以全方位地提升免疫力。維生素 C 的來源有許多,挑選天然、高品質而非化學合成的來源,可以幫助身體更快更好地吸收。
鋅有許多種形式,液態硫酸鋅通常以液體的形式補充,容易被身體吸收,是理想的選擇。液態硫酸鋅可支持免疫系統,創造可以讓免疫細胞好好工作的環境,也可以促進細胞生成和發育,是提升免疫力的關鍵。
(Design by Freepik)
身——要做什麼來提升免疫力?
適當的運動會讓心跳加快,可以增加血液和免疫細胞的流動,白血球就能更好地識別血液中有哪些入侵者。當免疫細胞們活性提高,就可以更迅速地做出反應,免疫力就提升了。但同時,也別忘了放鬆拉筋的重要,因為在高強度的運動過後,免疫系統會有一段時間受到抑制,在這段時間,會特別容易感冒,所以得做好保暖,不要著涼。另外,肌肉細胞在運動過程中也會產生微小的損傷和乳酸堆積,放鬆、拉筋可以舒緩不適。
心——釋放低頻情緒來提升免疫力
情緒是指南針,一個中性的指標,沒有好與壞之分,所以用低頻跟高頻來分類情緒,更為適當。「男兒有淚不輕彈」、「女人就愛哭哭啼啼」等等的社會刻板印象,讓大部分的人們掩蓋低頻情緒——悲傷、憤怒、嫉妒⋯⋯等等。掩蓋久了,就會忽視自己浮現的種種低頻情緒,心理的傷,身體也會記住。到山裡充電、接受陽光的洗禮、和好友暢聊情緒的覺察,都是很好的方式,可以用來釋放低頻情緒,身體內外在的壓力趨於平衡,自然而然就可以提升免疫力。
心——建立界線、尊重自己的內在需求,來提升免疫力
你害怕拒絕嗎?你能勇敢說不嗎?亞洲的思想推崇「孝順」、「乖」,所以小時候受家庭、學校的環境影響,表達自己的感受跟想法時,常會受到壓抑和否定。漸漸地,我們越來越害怕說不,不懂如何好好地拒絕,也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真正的訴求。這條心理的界線,跟免疫系統的防線一樣重要,模糊不清就會帶來負面的後果。踩穩自己的界線、尊重自己的需求,同時也能尊重對方,達成內外一致的溝通,長期下來可以減少內耗,擁有好心情,提升免疫力也是必然的結果。
靈——提升頻率來提升免疫力
信念創造實相,是量子力學中討論度頗高的議題,也有些研究證實了這件事。在靈性發展方面認為萬物都是由能量、頻率組成,當你處於什麼頻率裡,就會吸引具有相同頻率的人事物來到身邊。透過正念練習、冥想、靜心,都可以很好地提升自己的頻率,根據霍金斯能量等級表可以看到,相對高的頻率都充滿良善,那麼當身體長期處於高頻能量中時,提升免疫力不就是未來可期的事情嗎?
靈——保持正向信念來提升免疫力
能量是流動的,人事物也千變萬化,無時無刻處於高頻能量中,是件很困難的事情,只有極少數的開悟者才有辦法做到。所以,當我們感到悲傷、無力、憤怒時,不用自責,因為能量就是有高有低的波形。我們可以選擇,也擁有韌性(resiliency),所以隨時都可以調整狀態。處於低谷時,沒有關係,現在你知道可以透過飲食、運動、冥想來找回正向的信念,進而全方位地提升免疫力。
結論:人體是由身心靈組成,全方位地加強,就能很好地提升免疫力。
提醒各位常常感冒生病的人,除了注意是否有來自外在的病源影響自己的身體,像是不良的生活習慣、隔壁生病的同事、或後母面一樣的天氣,還要檢視自己內心的部分。是否有很多被掩藏的情緒無處抒發?是否長期處於過度內耗的狀態?是否一再忍讓別人踩進自己的界線?
我們永遠擁有選擇的權利,可以選擇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、攝取更營養的食物、避開會讓身體發炎的精緻加工食品、擁抱所有的情緒、捍衛自己的界線、追求內在更和平的狀態。當內在和外在趨於一致的時候,說出口的話和做出的選擇,就會跟內心真正追求的目標更一致,精神層面的界線和體內的免疫系統防線就會更堅固!
參考資料 1:Parkin, J., & Cohen, B. (2001). An overview of the immune system. The Lancet, 357(9270), 1777-1789.
參考資料 2:喝飲料≠補充水份!害你「慢性脫水」喪命…茶、咖啡、藥都是兇手 | ETtoday健康雲 | ETtoday新聞雲
參考資料 3:Qiu, F., Liang, C. L., Liu, H., Zeng, Y. Q., Hou, S., Huang, S., … & Dai, Z. (2016). Impacts of cigarette smoking on immune responsiveness: Up and down or upside down?. Oncotarget, 8(1), 268.
參考資料 4:洗衣精「香害」暗藏危機恐致癌?
參考資料 5:Vasile, C. (2020). Mental health and immunity. 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, 20(6), 211.
參考資料 6:Sæther, L. S., Ueland, T., Haatveit, B., Maglanoc, L. A., Szabo, A., Djurovic, S., … & Ueland, T. (2023). Inflammation and cognition in severe mental illness: patterns of covariation and subgroups. Molecular psychiatry, 28(3), 1284-1292.
參考資料 7:How Celery Juice’s Sodium Cluster Salts Help You Heal
參考資料 8:別懷疑 你的宇宙是你的意識創造的